六都房價 南漲北修,屋齡10~20年最抗跌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
六都房價 南漲北修,屋齡10~20年最抗跌
新聞摘要
  • 六都房價 南漲北修,屋齡10~20年最抗跌
【MyGoNews蕭又安/綜合報導】臺灣房市近兩年房價持續(xù)下修,不過近期有趨緩的現象。臺灣房屋智庫統(tǒng)計分析2015和2016兩年的成交資料,發(fā)現房價漲跌,南北兩樣情,北臺灣三都平均單價仍在修正,而臺中、臺南和高雄,則是有2.1~5.6%的漲幅。進一步觀察成交的屋齡,除了新北維持平盤,其餘五都10~20年都呈現0.7~5.7%的小幅漲勢,顯示這個屋齡區(qū)間最抗跌,在一片房市修正潮下,甚至不跌反漲。
 
臺灣房屋智庫發(fā)言人張旭嵐分析,近年預售和新成屋市場出現賣壓,建商代銷無不降價讓利,連帶使得新屋也被迫大幅降價換成交,不過10~20年中古屋屋況尚好,價格又不如新成屋高貴,反倒在房價上更顯得抗跌保值。
 
進一步觀察臺北市10~20年屋齡的成交區(qū)域,又以中山和內湖兩區(qū)最多,這也顯示,蛋黃區(qū)房價高貴,蛋殼區(qū)機能未足,反而是居中的蛋白區(qū)在這一場房市考驗中站穩(wěn)身價,也顯示房市也大行中庸之道。
 
 
張旭嵐表示,因基礎建設都集中在北臺灣,加上離首都近,因此房市多頭時期漲勢大,目前房市轉向,修正幅度也大;而中南部房價原本漲幅就有限,因此面臨房價修正期,也不易跌價,加上土地持續(xù)增值,因此中南部房價仍有漲勢。
 
有趣的是,北臺灣的40年以上老屋在各屋齡中跌很兇,但是臺中和臺南老屋則是漲很大,尤其臺中40年以上老屋漲幅達16.2%。張旭嵐分析,過去都更議題在北臺灣較受到關注,不過近年都更法條修正尚未明確,因此身價不再,而中南部因為原本就沒有老屋都更的需求,故都更法的變化不影響市場,反倒因為中南部偏好居住透天,加上多數的老透天,單價低、地坪大,若自地改建整修空間大,或是隔間出租相對拉高總收益,因此老屋在臺中臺南仍有一定身價。
 
為提供購屋族群搜尋上的便利性,臺灣房屋Line@地產機器人和官網同步,在定位之後,以屋齡做分類,規(guī)劃「保值抗跌區(qū)」、「好樣輕屋齡」、「搶手降價屋」、「周邊新建案」等專區(qū),一鍵快搜尋找周邊優(yōu)質物件。
 
臺灣房屋雲端中心執(zhí)行長林庭箴表示,地產機器人利用AI人工智慧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結合行動定位(LBS)與大數據應用的聊天機器人(Chatbot)服務,消費者可以直接詢問房屋與房價相關的問題,現在更增加了全臺新成屋與預售屋的資料完整,讓消費者可以透過單鍵搜尋物件,並比較行情,這項技術也獲得數位時代與經理人年度舉辦的FCA創(chuàng)新商務獎的「最佳技術創(chuàng)新」與「最佳產品創(chuàng)新」兩項獎項,也證明了臺灣房屋不斷創(chuàng)新應用服務的價值所在。